2009冷冻年度中国空调市场总结报告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文章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年11月26日 【字体:大 中 小】
特别说明
■本年度报告及各区域市场报告只限定家用空调器产品;
■本年度报告所指的2009年度为2008年8月—2009年7月,部分品牌的销售统计与本报告划定的年度不同,因而可能导致部分品牌的统计数据与本报告统计数据不同;
■在本年度报告中,我们根据厂商反馈意见,对前几年年度报告中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误差进行了调整,因此极个别图表并不能直接和前几年进行对比;
■本报告外销市场的部分数据参照引用了海关及各方数据;
■本报告统计数据是在工厂分公司、工厂各地办事处、代理商、直营商、全国各区域市场经销商等多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因而会因库存等因素导致部分品牌在部分区域的销售额出现10%左右的系统误差;
■本报告在关于商业库存的统计中,会由于厂商隐瞒部分库存导致统计结果偏小。尽管本报告已作了适当的调整,但仍然可能会出现最终部分品牌实际内销量略小于本报告统计结果;
■本报告仅为本刊调研数据,在部分区域以及对部分厂商的销售结果的统计可能出现较大偏差,欢迎业内批评指正;
■本报告为编者对全国市场的独立调研结果,整个调研过程未得到任何企业和个人的费用赞助;
■本报告仅作为空调行业内部参考资料,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因此任何企业及个人利用本年度报告及相关区域市场报告的市场宣传行为,以及由此出现任何形式的纠纷与本刊无关;
■本报告作为行业内部交流资料免费对业内开放,免费赠阅广大读者,欢迎来电来函索取;
■近年来,本刊接到多起相关机构肆意剽窃本报告制作成收费报告对外销售的投诉。对于上述行为,本刊保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一节 市场总体特征
2009 年度,中国空调行业显示出有别于2008年度的发展特征。如果说2008年度行业运行状况是前高后低的话,那么2009年度却表现为明显的前低后高的运行态势。行业气氛从信心不足到提振信心再到信心倍增,市场销售表现出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特点。
本年度结束,空调行业在产量、销量、出口三项指标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下滑。年度总产量达到5050万台,较上一年度的6990万台减少了1940万台。这主要源于年度开盘的信心不足,工厂排产明显减少。内销出货量延续了上一年度下滑的趋势,以2690万台的总量较上一年度下滑1.5%。出口总量下滑更加明显,下滑幅度达到 27.2%,再次跌破3000万台大关,以2730万台收尾,与2006年度的水平相当。不过值得业内欣慰的是,本年度空调产业的库存总量出现几年来少有的低位,年度末期库存约850万台,较本年度开盘时候近1500万台的总量下滑近50%。与此同时,空调行业的渠道库存也降至历史最低位,大部分商家的库存消化怠尽,这为各大品牌顺利启动新年度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产销率反映的是工厂生产与销售衔接程度,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产品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程度越大,反之则小。本年度行业产销率高达107.3%,出现近4年来的首次正增长(图表1)。
![]() |
![]() |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本年度各大品牌的开盘显得比较艰难。年度开盘之际,正是金融风暴全面席卷之时,不仅国内外市场消费信心不足,而且上一年度结束时行业遗留下的1500万台库存也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在双重压力之下,多数企业普遍对2009年市场发展持悲观的态度,严格控制排产、想尽办法去库存化成为厂家首要考虑的两大问题。这种悲观的情绪像瘟疫一样在空调行业蔓延,工厂生产明显减少,一般旺季末期才会出现的有意识战略收缩在本年度提前出现。行业整体销售形势急剧下滑,一直到春节以后这种情况才有了一定的好转。
为了刺激消费,尽可能减少金融危机对家电行业产生的不良影响。 2009年春节以后,国家先后出台“家电下乡”、“节能惠民工程”以及“以旧换新”三大政策,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政府不失时机抛出的三大政策,成为厂商出击市场的有力武器,厂商紧随政策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以志高、格兰仕等为代表的二线品牌利用自身的灵活性弥补了前期丢失的市场份额。三大政策对空调产业、技术结构、技术水平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中国空调行业的生产格局和品牌竞争格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统的旺季开始以后,华北市场天随人愿,在几次持续高温天气的带动下率先启动,随后全国各大市场相继进入持续热销阶段。综合来看,全线拉长的旺季使得本年度空调市场出现多年来少有的热销。由此可见,天气在空调销售中发挥的作用依然很大。如果把天气看做对销售产生影响的外因的话,主动跟进市场并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则是内因。内因在本年度的市场操作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各品牌在旺季阶段采取积极的市场策略应对市场变化极大地化解了市场压力。总体来说,2009年度的市场前半程低迷彷徨,后半程峰回路转。
“变频”和“能效升级”是2009冷年的两个焦点。面对这两大焦点,行业显得更加理性和执着。各品牌已经不再像上一年度“铝铜之争”拘泥于口水仗的炒作,而是通过加大宣传、主动调整更加贴近市场和消费者。通过一年的市场推广,变频空调已经从“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脱去了神秘、华丽的外衣,而且平均价格水平也已经整体下移。国内品牌的变频产品已经与二级能效的定频产品价格不相上下,从这一意义上讲,全面推广变频产品的时机渐趋成熟。与此同时,曾经一度占据市场主流的四五级能效产品不再拥有价格的优势,甚至被勒令退出市场的期限也是渐行渐近。空调产业转型主推高能效产品适应了建设节能型社会的潮流,这也奠定了未来中国空调市场发展的基本轮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09年度中国空调行业的总体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变频逐步普及和能效提高为主要标志的产品结构升级趋势已经基本明朗,行业正朝着我们预期的理想和健康发展。由于未能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市场和内销淡季市场出现了近年来最大的下滑,这也为各企业调整内外销售的布局和淡旺季的分布敲响了警钟。同时,厂家还需思考,在未来合作中应该与商家建立怎样的合作关系,开盘回款固然重要,但是帮助经销商恢复信心更加重要。本节我们将分别从全年市场走势、总体产销量、内销市场、出口市场和市场库存等方面来全面分析本年度空调市场的总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