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工商管理联盟

  工商管理联盟 > 论文交流 > 企业文化 > 浏览文章

浅析研究院(所)类行业企业文化

作者:张培峰 来源:同心动力文库 文章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年02月07日 【字体:

 研究院(所),散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门类繁多,行业不一。本文所指研究院(所),是对该行业的通称,包括研究院(所)、设计院(所),勘察院(所)等各类院所。而其所在行业则涉及国防科技、水电、煤炭、市政、通信、社会科学等重要领域。

研究院(所)其实很难称之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因为它涉及的行业和领域甚多;但因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对该群体的文化研究又是必须的。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很好的切面,通过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研究院(所)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历程,并解决其中的很多关键问题。

一、研究院(所)的分类

依据行业标准对研究院(所)进行分类是不恰当的:一是行业太庞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研究机构存在,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文化分析比较困难,而且抓不住此类行业的共性特征。鉴于上述原因,对研究院(所)的分类必须做到两点:一、分类明确而全面,类别的数目不宜太多;二、基于此种分类,可以抓住研究院所的共性,不论是在经营管理方面,还是文化分析方面。

基于这两点要求,本文按照研究院(所)市场化程度的强弱进行分类,即以下三类:

1.致力于专门学术研究的非生产性研究院所;

2.隶属于集团公司,独立性不强,仍然是事业单位式经营思路的研究院(所);

3.依托于集团公司,为独立法人,面向市场,逐渐向现代企业转型的研究院(所)。

第一类研究院(所)的典型代表是中科院、社科院的诸多非生产性的研究院(所),当然在其他行业(比如军工行业)也存在。该类研究院(所)基本上是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所承担的职能也是纯学术理论的基础研究,本身不事生产,市场化程度最低。

第二类研究院(所)的改制不是彻底完全的,还处在转轨阶段。此类研究院(所)延续以前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市场意识刚刚萌芽。但因为体制化的管理,效率不是很高,还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第三类研究院(所)的改制已经完成或者基本完成,但面临着向现代企业过渡的问题。该类研究院(所)的市场意识已经很显,干部人员的经营意识比较突出,同时也初步具备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但现代企业管理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

二、研究院(所)历史文化分析

对研究院(所)历史文化因子的研究很有意思,也非常有代表性。因为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价值趋向,而且是多种价值观的复合体。这一点和当时的国有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一致的。

1.研究院(所)文化因子的历史烙印

建国初期,中国面临内外困境,当时政府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口号,以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在各个行业进行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研究院(所)也不例外。大部分研究院(所)的创立从无到有,一批批满怀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在这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个研究院(所)被继承下来,并依据自身实际做了相关的阐释和演化。比如“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都是在当时这种价值观导向下衍生出来的。

2.研究院(所)价值观体系的复合性

政府对研究院(所)的高控制性,表现在经费支持和经营目标的导向上,但必然会在更深层的文化层面存有影响。具体表现就是政府社会价值观在研究院(所)价值观体系中的存在,使得研究院(所)的价值观体系呈现复合型特征。

当时新中国建立伊始,政府倡导的价值观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这种社会化价值观经由政府管控下的国有企业以及各组织团体(其中就有各行业的研究院(所))得到了体现和贯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平均主义的盛行,其实这是社会化价值观念在企业中的表现。平均主义体现了社会价值观念中的平等观念,在社会环境下这种观念无疑是正确的,而且也很好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但问题是,转型期的研究院(所)正在向现代企业过渡。而企业作为现代经济中的主体,其存在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生产经营,衡量企业优劣的很重要的标准是效率,而不是作为衡量社会优劣的标准——平等。效率和平等的不兼容,实际上是企业自身生产经营衍生的价值导向和社会化价值观念冲突的结果。

可见,研究院(所)的价值观体系是由社会化价值观与自身形成的价值观两部分组成。但是这两种不能同时兼顾,甚至相互抵触的价值观念存在于同一组织中,很难在研究院(所)内部形成价值合力来推动其发展。更有甚者,两种价值观念的彼消此长、相互倾轧,可能会消磨组织资源,造成研究院(所)价值观念的混淆和冲突。所以在研究院(所)的企业文化管理中,要逐渐弱化社会化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并强化和完善研究院(所)在经营管理中形成的价值观和文化因子,从而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和相应的价值文化体系。

三、研究院(所)文化的影响因素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现实反映,其形成和存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组织文化亦是如此。研究院(所)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受了洗礼和磨练,方形成了目前的企业文化。同心动力根据多年的实证研究和咨询案例,认为影响研究院(所)类企业文化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背景

计划经济体制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对目前研究院(所)的文化影响重大。文化的继承性特征,决定了历史因素在文化形成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前文对研究院(所)历史文化脉络的分析所提,其历史文化积淀继承至今,既有适应市场化运作的现代企业文化因子,亦有历史烙印的社会价值观存在。而后者与强调效率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是不一致,甚至是冲突的,在研究院(所)的文化管理中,必须弱化它的作用。

2.地域经济发展状况

与国有企业一样,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形势,形成了市场经济意识不同的企业个体。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域,研究院(所)的改制进程比较快,观念的转变也比较容易,从而为研究院(所)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建立,营造了很好的外部氛围。而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甚广的地区,比如东北三省,其改制的步伐缓慢,更为困难的是其经营观念的转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管理变得困难。

3.研究院(所)涉及的行业领域

不同行业的研究院(所),由于经营范围不同、科研领域各异,从而在文化上亦有所差别。比如军工类研究院(所),因为研究领域大多涉及军事领域,军营文化的渗入使得其注重层级的规范,执行的有力。而市政设计院因为业务涉及大多关系民生的市政工程设计,其运作模式是项目小组管理式,所以更加强调团队的支持。

4.国家政策法规的影响

国家政策法规的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院(所)改制的进程和力度。比如80年代,国家对很多研究院(所)撤掉财政支持,“断奶”的研究院(所)只能各自寻找“婆家”,自谋生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研究院(所)的市场化进程,为其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萌发,奠定了经济体制基础。


人支持

人反对
工商管理联盟www.mbaun.net

网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