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硕士

  工商管理联盟 > 企业管理硕士 > 经验心得 > 浏览文章

北京名师把脉2011年考研动态

作者:邵娟 来源:荆楚网 文章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年03月10日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图为:学生们认真倾听(记者刘蔚丹摄)

3月6日,本报参与举办的2011年考研报告会火爆举行,受到近万名大学生的热捧。这次活动由本报、新浪教育、海天教育集团联合举办。来自北京的名师们讲了政治、英语、数学的备考特点及复习建议,以及院校选择的若干注意事项。

政治:试题更强调“三性”

西安交大哲学系教授、拥有30年考研辅导经验的任汝芬老师,一开始都抛出一个“考研得高分的四点要求”,会场一下安静下来。这四点要求为:要了解考试要求和试题特点、要有好的老师、要有好的教材、要有好的方法。

考研政治一共包括五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括三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共占22分。这个部分的内容和政治其他部分相比更加注重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一直是考研政治中的难点和重点。

分析2010年考研试题,可以看出政治难度降低。原因有三点,一是现代政治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而不仅仅考察理论知识,2010年大纲改革后更是如此。因此,考题在理论的难度上没有做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今年是考试大纲大规模变革的第一年,无论从科目比例和知识结构都有很大的变化,这给考生的应试备考带来很大的疑惑和困难,需要对试题难度进行下行调整以对冲备考的难度;第三,近几年政治难度系数平均为0.6左右,而2009年考试难度提高到0.55,难度偏大,因此2010年难度应作一个可预见的回落,从事实上看也是如此。

纵观2011年,政治考研试题预计更强调政治性、综合性和全面性。复习时,考生要关注“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要的社会主义理论成果;要关注社会热点并联系实际。

数学:谨防题海战术

身为中科大数学系博士的刘喜波老师,对数学考研颇有研究。他说,数学是研究生考试的重头戏。数学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讲究循序渐进,也讲究巧思妙解。

1987年,数学首次在考研中出现,至今已有24年。最初的考研数学分为数学一、二、三、四、五,后来减了数学(五),2009年又减了数学(四)。数学(一)和(二)是工科类学生报考,数学(三)是经济类学生报考。同学们可以参照自己的学科专业来选择数学的类别。从考试分值来看,已经从原来的100分增加到150分;从考试内容来看,数学(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中高等数学占60%,其余各占20%。

考研数学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中分值从100分上升到150分就是明证。如何准备数学复习呢?首先,大家要准备四本书:教材、大纲、辅导材料和笔记本,笔记本用来记录难题和不会做的题,当不会做的难题慢慢变少时,解题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复习要记住三点切忌:切忌眼高手低,不动手做题就不能真正理解;切忌好高骛远,刚开始就做真题效果肯定不好;切忌喜新厌旧,应该是找到一本书就将其研究透。

另外,考研复习的重点是打牢基础。从历年试卷的内容分布上可以看出,凡是考试大纲中提及的内容都可能考到,哪怕某些不太容易注意到的内容也会出现。在考研复习中,有的同学会剑走偏锋,把心思放在猜题上。这样舍本逐末的方式最终会让考生得不偿失。数学是讲究循序渐进的学科,只有基础打牢之后,才能够有得心应手任意发挥的空间。因此考生需要参照考试大纲,全面复习而不留遗漏。

分析一下历年数学试卷,80%的题目都是基础题目,真正需要冥思苦想的偏题、难题只是少数。所以,抓基础是关键。全面复习不是死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相反,是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把要记的东西缩小到最小程度,做到精炼。

在尚未掌握好大纲基础的时候,盲目的题海战术是考研复习第一阶段的大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选题会有偏差,做题效率会耽误,并且低正确率会严重影响大家的考研信心,同时会耽误大量本可以好好利用则能有所成的时间。

英语:成也阅读败也阅读

针对2011年英语考研,著名英语教育家宫东风老师提醒大家不要心急,在扎实基础的前提下逐渐提升。

1.提高阅读能力。

从历年的考研试题来看,阅读理解所占比重很大,说明了“成也阅读,败也阅读”的道理。那么,同学们在复习时,要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首先学好英语基本知识。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要熟练掌握最新大纲规定的词汇量,再一个就是英语的一些语法和惯用法知识。如果词汇量不够,阅读时生词就多。这不但影响阅读的速度,也影响理解的程度。当然,英语语法和惯用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阅读中遇到的结构复杂的难句、长句。可见,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就是练好扎实的语言知识基本功,主要是掌握尽可能多的词汇,熟练掌握英语语法和习惯用法,并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

其次精读系列文章。这里说的精读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确阅读。找一本大家都认为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方面的书,把做题的想法暂时抛开,从标题到结尾,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单词,都要弄清楚是什么意思,特别是句中句,要弄清楚哪部分是起修饰作用,哪部分又是对上几句的解释。这样每篇文章可能至少要花上一个小时才能吃透,把每个隐藏的语法都挖出来。不要觉得这个步骤太麻烦,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往下的训练才能更有意义。

最后,注重方法,注意速度。当你对文章句子结构的掌握有了较大的提高后,就要开始进一步训练。开始的时候要先做一些容易的练习题,而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做了一定的练习后要定期总结,以便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加以弥补。

2.提高综合能力。

对于未来的英语试题命题趋势,会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如今的试题带有一种强烈的国际气息,原来的英语六级考试和考研试题内容都是陈旧的东西,现在不一样了,每篇文章都仿若出自《Nature》、《财富》这样的杂志,而且考的不是网络的热点,就是经济学内容,要不就是股票。提醒大家做阅读理解时,首先要读前三句,如果感觉这篇文章比较新,建议大家去做;如果这篇文章读起来是莎士比亚年代的内容,建议放弃。


人支持

人反对
工商管理联盟www.mbaun.net

网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