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工商管理联盟

  工商管理联盟 > 论文交流 > 市场营销 > 浏览文章

中国品牌的十字路口

作者:包·恩和巴图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文章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年11月11日 【字体: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中国消费品市场多数行业已经迎来“大品牌”时代。消费者购买决策变得感性了,购买动机变得感性了,把“性价比”看得越来越淡了,把“设计感”看得越来越重了,购买时间越来越短了,购物中的脾气越来越大了,电视看得越来越少了,手机看得越来越多了,逛商场越来越少了,网购用得越来越多了……

一个新旧商业文明的分水岭上正在向我们临近,一个前所未有的营销革命正在悄然到来。

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通才”的陨落、“Metoo产品”陨落、“更好策略”的陨落,也看到我们中国企业非常喜欢用的“低成本战略”的陨落。

随着这些改变和陨落,中国企业的品牌经营也来到了十字路口,制定什么样的品牌战略,走向什么样的道路,已经成为不少企业必须要思考的话题。

今天,笔者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中国品牌目前面临的抉择,并对这些抉择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收购品牌,还是自主品牌? 

前些年,在中国做得比较大的一些企业出现“蛇吞大象”的品牌收购热潮。联想收购IBM的“ThinkPad”、吉利收购沃尔沃、南京汽车收购MG、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等等。

也许,受这些企业的影响,在规模相对比较小的企业里也有不少企业蠢蠢欲动,想收购国外品牌来发展自我。

我们有个客户是做服装的,他曾经就向我透露,想收购“宝马服饰”和“梦特娇”,而且信誓旦旦地跟我讲,这是我们快速发展的最好路线。

然而,笔者在此提出一个不同的看法:中国企业真正的出路在于发展自主品牌,而非收购品牌。原因有三:

1、日子过得好的品牌,没有一个是愿意被收购的。

诺基亚被微软收购,为什么?日子不好过。

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为什么?日子不好过。

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为什么?日子不好过。

只要日子好过的品牌,是不会主动被收购的。这就意味着,凡是寻求收购对象的企业,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些麻烦,或者它的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当我们收购这些问题品牌,就需要好好掂量一下了:在这样的收购中,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联想收购“ThinkPad”,得到了什么?我想,得到的好处几乎微乎其微,甚至得不偿失。

2、咸鱼翻身,成功率很低。

小护士被欧莱雅收购,发展了吗?没有。

乐百氏被达能收购,发展了吗?没有。

苏泊尔被SEB收购,发展了吗?没有。

那么,反过来,我们去收购人家,就会成功吗?就会顺利地发展壮大吗?没有那么容易!

理论上讲,咸鱼是可以翻身的。然而,在实际的市场环境中,这种几率非常低,投入和产出很难成正比。

中粮收购五谷道场,想通过“央企”的信誉和强大的资源支持来重振五谷道场往日的辉煌。然而,时至今日,五谷道场没有辉煌过。

我曾经建议过中粮集团,不要实用“五谷道场”这个名字,换个品牌重新进入市场。但是,他们没有采纳,结果如何?残酷的市场告诉我们:咸鱼翻身,只是一个梦!

3、国家形象难以扭转,容易给别人做嫁衣。

劳斯莱斯被宝马收购了,但我们总是觉得它是英国的。

吉野家被香港和兴收购了,但我们总是觉得它是日本的。

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了,但我们总是觉得它是瑞典的。

这些品牌对收购企业奉献了一些微薄的利润之外,对他们的品牌积累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就拿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来说,2013年沃尔沃卖了40万辆,也许给吉利带来了一点点利润,但对“吉利”品牌带来了多大的帮助?大家仍然会觉得“吉利”是个廉价的、俗气的、低端轿车。

前段时间,我朋友买了一辆沃尔沃越野车,我问他:你选择沃尔沃是不是因为它已经是中国品牌?他说:嗨,我才不考虑这个因素呢,在我眼里它就是欧洲的车,技术是独立,员工是独立的,人家的运营也是独立的,我看好沃尔沃是因为它的安全配置和宽敞的空间。

瞧!跟吉利有何关系?

二、品类跟随,还是品类创新? 

中国企业新产品开发意识很强,时不时开发一个新产品来试一试。而且,还懂得“开发一代,储存一代,上市一代”的道理。

然而,在品牌创建的道路上,多数企业都不懂得品类创新的重要性。他们开发的产品仅仅只是新产品,而不是新品类,对一个品牌的崛起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更可怕的是,中国企业所开发的新产品多数属于“跟随型”开发,市场上什么产品流行,就跟着开发一个相似的产品来跟进,而非真正的创新。

我认为,中国品牌未来的发展,再也不能走跟随路线,一定要进行品类创新,成为新品类的引领者和领导者。

不过,话又说回来,品类创新是有难度的,不是想创新就能创新的。


人支持

人反对
Tags:品牌 消费者
工商管理联盟www.mbaun.net

网站搜索